Akid,本名王懿,曾从事媒体工作。与许多中国媒体人一样,面对愈发严酷的言论环境,她在新冠疫情后决定移民日本。然而,2023年8月,她在日本公寓不幸去世。Akid 来日之前,便长期受精神健康问题与厌食症的困扰。外界普遍认为她死于饥饿,但《东京新闻》的报道指出,她的死因可能是低血糖。在关于她的死亡背景还没有完整信息的情况下,网络上出现了大量毫无根据的谣言与攻击,被一些爱国者认为这是“背叛祖国”的结果;许多带有误导性、信息不完整的报道也随之浮现,其中包括居日记者王志安(YouTube 频道“王局拍案”)的视频。
Akid的去世和引发的网络攻击,引起了日本记者舛友雄大的兴起,并开始了调查采访这些年新进移民日本的中国人,这便是《润日》。
“润”源自英文 run,意指逃离、移民海外。该词首次出现于2018年,并在2022年后迅速流行。舛友先生指出,移民至日本的“润日”群体,正是自2018年国家主席任期限制撤销后开始出现,并随着随后发生的对民营企业的监管收紧、以及疫情期间的“清零”政策而急速增加。相对容易取得的经营管理签证、北海道二世古町等具有吸引力的不动产投资地,以及良好的教育环境,都让日本作为移居地的吸引因素。截至2025年6月,在日中国人已超过90万人,其中疫情后“润日”新移民约9万人,预计2026年突破100万。
在舛友先生笔下,“润”在日本的中国人涵盖多个群体:从从事不动产投资的富裕阶层、到为子女教育而移民的家长、为了追求生活“小确幸”而离开的中产阶级、以及寻求言论自由的知识分子。舛友先生指出,他们的共同点是“逃离压抑的姿态”(原文为 「抑圧から逃げる姿勢」)。无论是国内对私有财产的打压、近乎窒息的“内卷式”教育竞争,还是对言论的限制,“润日”群体都试图摆脱这些在他们本来熟悉的故乡发生的各种压抑。
在《润日》中,舛友先生以一种有条理的方式梳理了这些中国来到日本寻求更好生活的中国人的不同面貌。在他冷静、客观、理性的叙述之下,却潜藏着人性的温度。在舛友先生的纪实视角背后,一直萦绕着他对朋友 Akid 的思念。
舛友雄大(MASUTOMO Takehiro),日本的独立记者,主要关注中国与东南亚相关的议题。他在加州大学获得国际关系硕士学位后,与2010年进入中国媒体《财新》的国际新闻部工作,负责以日本为中心的调查报道。2014年至2016年,他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担任研究员。2018年起,他定居东京,并持续在《东洋经济》、《南华早报》、《雅加达邮报》等多家媒体撰稿。他同时在NHK新闻广播节目《每早!》(マイあさ!)担任东亚/东南亚情势解说员,并主持自己的播客节目《Asia Frontline》。他以日文、中文、英文和印尼文报道各种新闻。
2025年,《润日》台版游八旗文化推出。书评特约记者、自由撰稿人孔德湧在11月10日对舛友先生进行了采访。本文照片均由舛友先生提供。
舛友雄大訪談 | 润日:从压抑中逃离 https://t.co/YkCGTt9Gzo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