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胡锡进发微博谈“南通文旅”事件:
目前原视频已被删除。南通文旅这条带有讽刺意味的留言与治安处罚法的新规不符,按说官方账号不该这样做。但是管理账号的大多是资历不深的小编,这条留言一看就不是账号官方的意思,这属于他们内部管理的“小事故”,无需上纲上线。但是治安处罚法要求封存相关处罚记录,2026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社会保护个人信息,防止犯错者受歧视,帮助他们继续正常生活的一项良治,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同意这一点。
网上有一些不理解者,其实那些人也不是“深度反对”这一改进。要知道,社会对保护个人信息总体上是充分支持的。南通文旅的那个留言其实也是调侃式的,网友们喜欢调侃,不喜欢官方账号做什么事都一本正经,这件事的本质我觉得就是南通文旅的调侃留言触发了一波反对加凑热闹的网上声音不大不小的聚集。
真正让老胡感到遗憾的是,南通文旅是在“兵团禁毒”账号的视频下做那个调侃留言的,但争议发生后,“兵团禁毒”介绍治安处罚法封存吸毒等记录新规的视频不见了,八成是发布者自己删掉的。这就没必要了吧?原视频说的一点都没错,一些网民凑过来,支持南通文旅留言,起起哄,这又有什么?
我们的网上有点不同声音,社会应当有这点承受力。即使“兵团禁毒”账号觉得不适,顶多把评论区关了,不惹这个争议,也就算到头了。把整个视频删了,反而可能引起误读。一些人可能会觉得,治安处罚法第一百三十六条新规就是有问题,或者是那个视频宣传错了,但老胡把原视频看了,治安处罚法也仔细看了,那个视频的确没有问题。
这件事反映出我们的一些官方机构太怕事了,只要触发所谓舆情,对的也不敢坚持,似乎“舆情”是洪水猛兽,只要引来了它,对的也像是错的了,先删掉,息事宁人再说。
这样不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需要批评,也需要对明显合法合规正确的事情加以坚持。法律是社会价值判断的核心依据之一,与法律站在一起有时可能不太好玩,不讨喜,但却是对的。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