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译:Claude Opus 4.5 的提示词(Prompting)实战指南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驾驭新模型,我们的研究与应用团队经过大量内部测试和“折腾”,总结了一份针对 Claude Opus 4.5 的提示词(Prompting)实战指南。
以下是我们目前摸索出的“独家秘籍”,教你如何榨干它的潜能,获得最佳效果:
- 用好 effort 参数,想多聪明你说了算
新的 effort(努力值)参数简直是个神器。它能让你大体控制 Claude 在输出内容时消耗多少算力。这就好比你有了一个调节旋钮:你可以通过它,在“智能程度”与“成本/响应速度”之间做一个权衡 (向左转省钱快出结果,向右转费点时间但智商爆表)。
这个参数对所有类型的 Token (AI 处理文本的最小单位,相当于单词或汉字) 都有效,包括模型的思考过程、正式回复以及工具调用。
- 别太凶,温柔点:调整工具触发率
你可能会发现工具触发的频率变了。这是因为 Opus 4.5 对系统提示词(System Prompts)的反应更加灵敏。
以前为了防止它“偷懒”不调用工具 (Undertriggering,即触发不足),你的旧提示词可能使用过非常激进或严厉的语言。但在新版本里,这样反而会导致它变得太敏感,动不动就乱用工具 (Overtriggering,即触发过度)。
所以,是时候把语气放缓了。将原来那种 “CRITICAL: You MUST use this tool”(严重警告:你必须使用此工具)的命令,改成平和的 “Use this tool when...”(当出现……情况时,使用此工具)就可以了。
- 防止“加戏”:避免过度设计
Opus 4.5 有时候会有点“想太多”,导致过度设计 (Overengineer,即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比如凭空增加不必要的文件或者搞一堆复杂的抽象层。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得在提示词里把话说明白,比如加上:“Only make changes that are directly requested. Keep solutions simple and focused.”(只修改我明确要求的部分。保持解决方案简洁、聚焦。)
- 拒绝“云写代码”:强制它先读后写
在探索代码库时,Opus 4.5 有时会表现得比较保守。
如果你发现它没看代码就直接瞎提修改建议,请直接给它下死命令:“ALWAYS read and understand relevant files before proposing edits. Do not speculate about code you have not inspected.”(在提出修改建议前,必须总是先阅读并理解相关文件。绝对不要对自己没检查过的代码进行猜测。)
- 眼神更好了:视觉能力大升级
Opus 4.5 的视觉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处理图像和提取数据的能力更强了,尤其是在同时处理多张图片的时候。
对于那些信息量巨大、密密麻麻的图片 (Dense Images),教你个绝招:给它配备一个裁剪工具,让它能像用放大镜一样“放大”并聚焦于局部细节。在我们的测试评估中,这一招能稳定提升它的表现。
如果你想快速应用上述所有技巧,将你的应用无缝迁移到 Opus 4.5,可以直接使用我们制作的这个 Claude Code 迁移插件:
https://t.co/VcKqNIWp2A
就连我们自己,每天也都还在挖掘这个新模型的潜力!如果你有什么独门秘籍,欢迎在下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