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史考「大跃进人民公社」,考评局:考生未提及正面作用
11月12日,香港考评局发布《试题专辑》,点名今年中学文凭试(DSE)中史科考题出现“考生多写负面、未写正面”的情况。
试题要求考生分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效果”,按题旨必须从正反两面作答。
但考评局指出,超过八成考生只写负面影响,如“虚报产量”“征粮加重”“公共食堂浪费”“农产下降”等,却未能写出“正面效果”,导致整体表现“尚可但不全面”。
参考答案列出的“正面”包括:“大炼钢铁完成指标”、“推动农业集体化”、“公社照顾成员生活”等。
中史教师受访表示,课堂会教授大跃进的正反影响,但“负面史实明显更多”,学生若审题不清而偏重负面,可理解。她否认考评局有意让学生“写好话”或“洗白历史”,认为其设题是为了训练学生“多角度思考”。
事件背景是香港课程框架近期调整:中史科新增“中国政府的成立”,历史科取消香港史单独章节,“文革”不再单列等。此次“要求写正面效果”的试题,也被部分网友视为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敏感信号。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