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上任後,短短兩週內就讓日中關係再度緊張。由於她一向以保守、強硬立場著稱,北京從一開始就對她保持警戒。習近平在她就任後並未依慣例發賀電,冷淡的態度,已顯示出中國在心裡,並不想和高市政府友好互動。
高市上任一週後前往韓國,與習近平進行了首次會談。習近平語氣強硬,要求日本在台灣問題上「謹言慎行」,不要刺激中國。整場談話被外界形容為「居高臨下」。然而,高市早苗並未順從。隔天,她就與出席APEC峰會的台灣代表林信義會面,並特地在自己的社群平台上以「台灣總統府資政」稱呼林。明顯是在向北京表達不滿,也象徵日本外交方向的轉變——不再刻意迎合中國的政治語言。
回國不到一週,日本政府又宣布頒授「旭日大綬章」給前駐日代表謝長廷,以表彰他多年來推動台日經貿與文化交流的貢獻。謝長廷表示,這份榮耀屬於所有推動台日友好的夥伴,並感謝日本長期的信任與合作。然而,中國政府立即抗議,指責日本「向台獨勢力發出錯誤訊息」,要求日方「立即糾正錯誤」。但日本政府完全沒有理會中方的抗議。
一連串的動作,清楚展現了高市早苗的外交風格。她沒有迴避衝突,而是主動以行動劃出界線。她明白,中國試圖以政治壓力塑造日本的對台立場,但她選擇用實際行動表明,日本在台灣議題上將堅持自己的價值觀與外交自主權。
「親美、抗中、保台」路線,成為了日本外交的新基調。對台灣而言,這代表一個更友好的國際夥伴;對中國而言,則是一種挑戰與壓力。
從高市的決策節奏來看,日本對中國的容忍空間正在縮小,未來的日中關係恐怕將在緊張與競爭中持續拉扯。一場圍繞台灣與區域秩序的外交較量,才正要開始。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