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大于民主,自由先于民主。
如果在价值和追求上把这个顺序搞反了,则我们辛辛苦苦反共,很可能会反出一个新暴政。
民主最重要最核心的功能,不在于纠错,不在于选贤,而在于平衡随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各群体利益与矛盾,并赋予平衡器——政府,更高阶的合法性。
它是一种社会治理,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但自由,是更高位阶的东西,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个体和社会尊严的直接体现——不能说话,不能说真话,则一个人和一个社会的尊严就是被践踏状态。同时,自由也是民主本身得以真正成立的前提和体现。因为民主,包括民主最核心的程序“投票”,前置条件就是每个人都能自由表达意见。
没有自由,任何所谓的民主都是假的,或者说,是不完全不成熟的。相反,即便这个国家是君主制,甚至连投票都没有,但倘若统治相对开明,人民有较大的言论空间活动自由,则社会本身就拥有了走向宪政民主的良好基础。
对我们华人这个族群来说,几千年,至今,都没能在中国享受到最起码最基础的言论自由,所以,追求言论自由应是最优先最核心的问题。
无论将来要建立什么样的国体政体,都要观察,是否把保障自由表达的权利真正落实了,若是,则哪怕一时不够民主或迫于形势仍然处于军事管制期,都不必太担心;若不是,就算嘴上纸上再天花乱坠,也要当心,身处海外的,也不要着急回国。
我们要有务实的期待和心理准备:中共倒台后,一步到位的民主可能尚建立不起来。
这一点,观察反共阵营就能预测出来。
说是一个阵营,其实更多的是四分五裂乃至互相拆台。
反对派的未来有两个走向:
一个是各方团结成真正的阵营,诞生出一群优秀的“国父们”,以高度的理性领导斗争与建设;
一个是传统模式——各方谁也不服谁,直到某一方逐步取得压倒性优势。
未来政体的民主含量,不是我们喊喊口号搞搞启蒙就能搞定的,决定它真正的要素,其实来自于各方势力博弈与妥协后分享权力的态势。
前者,各方互相协作也互相牵制,最终达成权力分享,形成相对民主的政体是水到渠成的大概率。
后者,则是一方在重重阻碍下杀出一条血路,既然如此,试问它又有何意愿与必要去分享权力?
而且实现前者比后者难得多。对我们华人来说,这是人性叠加文化的双重Debuff。
各种非血缘关系中,男女关系大概是最亲密的,男女之间都可能因为矛盾和误会随时翻脸,何况其他人?至于我们的传统文化:忠诚大于合作,臣服大于妥协,利用大于契约……与现代政治文明相抵触的一面,也实在是源远流长了。
未来三到五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观察期,如果能做到前者,则一个大概的阵营雏形会形成。
如果做不到,那可能后面也很难做到了,因为翅膀该硬的,也差不多比较硬了。
对未来,不要盲目乐观,也不必过度悲观。就算民主不能一步到位,也大概率不会比中共更差更邪恶。不要被一些人的渲染给吓到,就算是封建王朝,也知道吸取前朝灭亡教训,需要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人类跌跌撞撞总是犯错,但文明大体上,仍旧不断向前。
多少还是要有点信心的。
还有一句话,视频最后有人替我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