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一下午来了解日本政坛选举,基本上搞懂了高市早苗市场从20%飙到99%又跌回86%的完整逻辑:
先是高市早苗与民调不符(20%->99%),主要还是党内逻辑:党魁支持,党内重回保守议题以及权力真空。
而这次从核心是自民党与公明党执政联盟的破裂(99%->86%)。表面原因是“黑金政治”丑闻,明面上能说的是矛盾还有高市早苗的强硬民族主义,与公明党中道根基无法调和 ,私下里则应该是公明党不满高市早苗与中间偏右的国民民主党的玉木暗通款曲。而自民党元老麻生太郎又对公明党的掣肘表达过不满。
而目前自民党席位(196)远不足半数(233),高市无法直接“多数当选”。她的胜算在于利用国会首相指名选举的决选机制:作为第一大党领袖,她几乎锁定一个决选名额。只要在野党(立宪、国民、公明)无法团结支持同一位挑战者,她就能以相对多数胜出 。但是市场价格(86% Yes)似乎又高估了这种“被动胜利”的确定性,而低估了在野党联合但是又不成功的情况(中左和中右路线难以弥合,导致没有任何一方具备稳定多数),公明党号称保持中立似乎又与自身利益不符,下一步动机不详。
至于反自民联盟推举玉木雄一郎的市场,这种可能性不能说没有,但是感觉价格已充分反映预期,就没参与了。
因此我用非常微弱的信念买了几十刀高市早苗的 No 和 Election Called 的 Yes。
虽然是临时抱佛脚,但这次学习和推演本身,还是挺有趣的。
https://t.co/Kh3edfmR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