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译:有人发现了一个让 AI 智能体(AI Agent)工作更出色的绝妙方法,简单到令人惊讶:只要给它们设定一个人格。
我最近读了一篇关于“心理学增强型 AI 智能体”(Psychologically Enhanced AI Agents)的论文,它揭示了一个引人入注的观点:我们无需进行任何复杂或昂贵的重新训练,就能引导 AI 的行为。
事情的背景是这样的:通常,如果你想让一个 AI 精通某项特定任务(比如,让它擅长创意写作,而不是战略分析),你必须进行成本高昂且耗时的“微调”(fine-tuning)。
问题在于,一个通用的、“一刀切”的 AI 往往不是最佳选择。一个为检索事实而优化的模型,可能很难写出一个富有同理心、感人至深的故事。
这篇论文的关键发现,是一个名为 MBTI-in-Thoughts 的框架。研究人员发现,只要在提示词(prompt)里,简单地要求大语言模型(LLM)扮演一个特定的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BTI)人格,它的行为就会发生可预测、且非常有用的改变。
举个例子,在一个策略博弈游戏中:
* 被设定为“思考”(T)型人格的智能体,选择背叛的概率接近 90%。
* 而被设定为“情感”(F)型人格的智能体则更倾向于合作,背叛的概率仅为 50% 左右。
这一切仅仅通过一句提示词就实现了,根本不需要任何微调。
这事儿最让人着迷的地方,就在于它出人意料的简单。这种能力其实一直都潜藏在模型内部,而提示词就像一把钥匙,把它解锁了。
为了确保这不是巧合,研究人员还让被“注入”了人格的 AI 去做了官方的 16 型人格测试(16 Personalities test)。结果,AI 的答案与它被指定的人格完全一致。在执行任务时,它真的“变成”了那种人格。
这彻底改变了我对提示词工程(prompt engineering)的看法。它不再仅仅是关于你*问 AI 什么*,更是关于你*让 AI 成为谁*。
实际应用前景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 需要一个能共情的 AI 客服?把它设定成 ISFJ(“守卫者”)。
* 需要一个能做冷酷市场分析的 AI?试试 ENTJ(“指挥官”)。
你可以根据手头的任务,来匹配智能体的“天赋”。
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这意味着未来我们可能不再依赖于单一的、庞大的 AI 模型。取而代之的,我们或许可以构建由多个 AI 智能体组成的多元化团队,每个智能体都拥有为其特定角色量身打造的“人格”。
想象一下,一个充满创意的“ENFP”型智能体和一个注重逻辑的“ISTJ”型智能体一起头脑风暴,共同规划一个复杂项目。这就引出了一个全新的问题:要解决某个特定问题,最佳的人格组合是什么?
归根结底,这项研究为我们指明了一个通往更通用、更强大、也更可控的 AI 的未来。我们正在学习的,不仅是塑造 AI 的输出结果,更是它在处理任务时整个的认知与情感风格。一句简单的提示词,就能解锁一个行为的全新维度。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